黎苗非遗放光彩——海南五指山市政协为黎苗非遗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
散落在海南中部五指山脉的黎村苗寨,如星星般与山野自然交相辉映。而生活其中的黎、苗族群众靠口口相传、代代赓续,积蓄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五指山市政协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号召政协委员在推进黎苗非遗传承发展、推动黎苗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2022年4月11日,
来到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在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时,叮嘱要做好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工作。“ 在毛纳村听了我吹奏鼻啸后,仔细地询问黎族器乐相关知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市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竹木器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海林仍记忆犹新。黄海林以弘扬非遗为己任,创办了民族非遗技艺传承培训基地,致力于培养一批既能展示黎族竹木器乐、又能教授器乐技艺的队伍。她还带领乐队走进全市中小学校、社区、村庄,传授黎族传统的筒勺、独木鼓等乐器,深受欢迎。“贵州苗绣不仅带动了绣工就业,还拉动了相关产业链发展。”这给市政协委员、苗绣蜡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卫晓娴带来了启发。为保护、传承和推广苗绣蜡染技艺,卫晓娴回乡创办企业,培训学员,组建团队。如今,海南苗绣在省“能工巧匠”文创产品大赛、省民族博物馆非遗展览会等活动上大放异彩,苗绣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深耕黎苗非遗传承发展的委员还有很多:“90”后创业青年、陈孟丽委员遍访黎锦技艺传承人,设计制作的富含黎族元素文创产品达100多种;朱燕贝委员成立专业合作社,设立集黎族制陶体验、黎族服饰摄影、文创产品研发等于一体的黎族文化体验馆,通过线下体验和线上电商运营相结合,宣扬和传播黎族文化;罗文军委员创办了黎家酿酒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推广黎族文化,生产、销售黎族聚居区特产山兰酒、灵芝、蜂蜜等特色产品……
此外,五指山市政协围绕黎苗非遗传承的人才培养、平台搭建、资金支持等,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强五指山市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提案》《关于加大五指山市民族文化展示平台建设力度的提案》等提案。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黎苗非遗的宣传推广工作,向社会各界宣传五指山市黎苗
的价值,助力黎苗非遗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生机、在世界民族舞台上绽放绚丽的光彩。